广州兼职网

生娃后你还是职场狂人么

最近,在智联招聘网站上,发布了中国女性生育前后的职场选择大调查,围绕“生娃后,你还是职场狂人吗?”进行问卷调查,共有5301人参与调查,其中问题“成为妈妈之后,你是否感觉到职场生活与以往有所不同?”有52%的调查者认为,发生了不少改变。难道职场女性生了孩子后,工作重心就会转移吗?如何平衡家庭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呢?听听职场打拼者是如何介绍的。
1 有孩子后 工作有些力不从心
35岁的谢女士在一家传媒公司上班,到了单位她就觉得一身疲惫,每当到了下午3点钟,她更像热锅上的蚂蚁,有些焦躁和不安。因为下午3点30分,儿子就要放学了,她要去接孩子。如果工作没做完,她就得把孩子一起带到单位继续工作甚至是加班。
谢女士在单位的口碑不错,大家都认为她是一个工作认真的人。可自从孩子出生后,她就变得异常忙碌,为了赶工作,中午时常都吃不上饭。谢女士说,她的孩子今年上小学3年级。每天她早晨6点就起床开始做早餐,全家人吃过早饭后,她要驾车去送孩子上学。7点40分,她再从孩子学校去单位,一天从忙碌中开始,晚上回到家她还得为全家人做饭。
正是如此忙碌,让谢女士对工作有些力不从心。之前没有孩子时,她可以轻松一些,晚上回到家还能为第二天的工作做个提前准备,可有了孩子之后,她就没有那么多精力了。
2 心态变化 对工作不再上心
在“生娃后,你还是职场狂人吗?”的调查问卷中,问题“生宝宝之后,你觉得自己在同事们眼中发生了哪些改变?”其中有77%的人表示,和同样为人父母的同事们谈资多了;32%的人表示,对工作没有以前上心了;9%的人表示,更热衷于工作了;58%的人表示,不爱加班了。
另外一个问题,“生宝宝以后,你的职位待遇发生了哪些改变?”71%的人表示,没有改变。4%的人表示,更容易获得升职。许多职场女性在有了孩子后,更希望工作稳定一些,可以没有太多的负担和顾虑。
作为母亲的刘女士坦言,孩子在5岁之前,她一点都没有要打拼的想法。孩子还小,若是在单位里加班,她会非常不放心。刘女士打算等孩子长大了一些,再在事业上有所起色。“所以这段时间,有份稳定的工作收入也就可以了,最主要的是不可以太累。”
3 重心转移 更加偏重于家庭
调查中,针对“生宝宝之前,你对自己职场生涯最迫切的三个要求是什么?”和“生宝宝之后的三个要求是什么?”大家都通过自己的选择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前者的三个要求分别是:61%的人希望获得高薪水;47%的人选择通过工作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34%的人选择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不管多苦多累。而后者的三个要求分别是:60%的人选择做一份时间自由支配的工作;53%的人选择薪酬满足家庭生活需要;48%的人选择非工作时间不加班。
对于这个结果,作为母亲的白领张女士一点都不觉得稀奇,她觉得,许多人从心理上都崇尚着男主外、女主内,这是这么多年根深蒂固的一种情感,一时间也都是难以改变的。所以女人有了孩子之后更加恋家了,出差或加班,都会惦记孩子。正是这些因素,阻碍着女性拿出更多的时间给工作。有了孩子之后,女性就喜欢将工作重心进行转移,以便兼顾家庭,更是完成一个母亲的义务。
4 职场女性 期待第二事业期
女职员在孩子年幼时,为了做到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平衡,往往会放弃有挑战性的工作,或者因为单位距离太远而更换工作。有些时候并不是她们不喜欢这份工作,也不是自己不具备这样的能力,而是为了孩子和家庭,她们只好选择妥协。
在一家汽车销售公司做中层管理工作的刘女士说,在她35岁的时候,孩子已经9岁了,这个时候孩子就交给父母照顾,她轻装上阵去公司应聘。因为多年的工作经历和她已经结婚生子没有负担的个人情况来看,这家企业录用了她,还予以了重用。半年的时间,她就成了公司的中流砥柱。
刘女士说,女人其实也很希望拥有自己的事业,只是有太多的事情所牵绊。等到把家人和孩子都安顿好了,也是到了出来打拼的时候了,这个时候女人更有拼搏的劲头,也容易迎来自己事业的第二春。
解析不同年龄段的女人
有了孩子和没有孩子,对于女人来说都是一种身份的转变,对于这个角色的突然转换,吉林省心理专家黄女士从女性的角度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她从20岁、30岁和40岁,这三个十分有跨度的年龄段,分析了女性的一系列职业的变化。
女人20多岁蓓蕾初绽
20岁的少女最美的不只是鲜亮的容颜,更重要的是飞扬的激情。这是一个自由的年龄。然而,因为有太多的自由可以选择,所以也就有太多的责任需要自己承担。作为职场女性,事业刚刚起步。初涉职场、年轻气盛的你仍需磨砺,此时,还没有家庭负担的你,压力主要来自于事业。
女人30岁玫瑰怒放  
30岁的女人像一朵已经完全开放的花朵。这时的女人成熟而敏感,作为职场女性,已过而立之年的你正是公司里的“少壮派”,工作已驾轻就熟,人开始走向成熟,有足够的能力和精力应对工作中各种局面。心态稳定,年富力强、有能力和经验。
女人40岁绿叶婆娑
40岁的职场女性,正处在事业发展的稳定期。处事老道、经验丰富、专业精湛,但此时的你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经济压力最大。最怕出现变数,最担心健康问题。
励志故事>>一位母亲的动漫创业历程
贾爱华,一个普通的母亲,长达11年的动漫跋涉者,在儿子出生以前,贾爱华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过着普通而安逸的生活。
儿子给她带来了无限的欢乐。作为大学教师的她,十分关心孩子的启蒙教育,但走遍了所能到的各个书店,却找不到让自己很满意的一套故事书。一些经典的儿童文学读物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多是以西方文化为背景,不易于幼儿的理解。
而她自己,也开始把一些生活中的小常识,编成故事讲给儿子听,因为儿子属猪,故事的主角也是可爱的猪爸爸、猪妈妈、猪宝贝,用小猪的形象,向儿子灌输好的品德和生活常识。她当时绝没想到,这将成为她未来事业的方向。儿子出生不久,贾爱华拿到了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班的通知书,学的是编剧专业。她把儿子也带到了北京,一边当妈妈,一边求学。
1997年毕业后,怀着对广州的憧憬,她来到了广州求职。第一份职业是在广州电视台从事采编工作,自嘲没有“娱乐精神”的她,在两年后选择了离开。1999年,又来到了另外一家公司,负责宣传策划工作。2000年,贾爱华组建了一个工作室,策划和制作时尚、娱乐、情感类的报纸、杂志。
2002年10月,她又担任了新闻出版署下属的一个杂志的主编。她如此频繁地折腾,到底为了啥?尽管工作变换频频,但她为了教养儿子,小猪系列的故事创作从没有停止过。
不知不觉,儿子已经到上幼儿园的年龄了,贾爱华也积累下了几十个故事。为了检验故事的效果,她就每周六带着刚写的小故事,到儿子的幼儿园里读给小朋友们听,把他们不喜欢的挑出来重新加工修改,直到小朋友接受为止。慢慢的,贾爱华的“小猪故事”影响力越来越大。
有书商开始向贾爱华约稿,要她以儿童为对象写500字的小故事,她就把自己每天讲给儿子听的故事写下来,结果大受欢迎。一次,有人见到这些手稿后,提醒她说,要是这些故事能动起来多好呀,贾爱华动了心,但没料到这会是条无比艰辛的不归路。
有了想法,她就去大胆地尝试,并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开始为自己写的这些小故事塑造卡通形象。为了维持这些制作费用,她不停地去接工作,打工挣钱。频频跳槽,也是为了赚钱。攒够了钱,她终于将自己的童话故事制作成了动画片,每当看到儿子开心地看着自己的动画作品,贾爱华都十分自豪,她作为一名母亲,从孩子的身上找到了商机,也拥有了自己的事业。
发布时间:2022-01-13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