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手机,微博、论坛,制作视频简历、开发青年创业实训平台,怎样运用新媒体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
围绕这一话题,3月18日上午,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指导,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等主办的“运用新媒体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座谈会”在中华女子学院举行。共青团中央新媒体视频部部长、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副秘书长牛亮,中国大学生创业社团联盟副秘书长张雷和中华女子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黄海群、副院长宋胜菊等14位领导参加了此次座谈并发表讲话,座谈会由中华女子学院副院长宋胜菊主持。
会议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拉开帷幕,黄海群副书记对团中央的此次之行表示感谢,她说:“对于学生,就业是一项希望工程;对于家庭与社会,就业是一项民生工程;对于学校,就业就是一项生命工程,维系着学校的发展”。她希望学校团委主动与团中央相关部门联系,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加大团组织服务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力度,积极探索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新途径。与会领导就大学生就业创业中遇到的问题及新媒体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优势展开讨论。
优势一:信息及时,第一时间服务大学生
中华女子学院招生就业处赵浩处长在讲话中说:“中华女子学院一直重视新技术在就业、创业过程的运用,并大胆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学校建有就业信息网站,第一时间将招聘信息发布在网站上。同时,通过短信、电子邮件形式将就业信息在最短时间内传送给学生。”
针对新媒体的及时性,共青团中央新媒体视频部部长、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副秘书长牛亮表示,寄希望于在已具备雏形的高校建立中国青年网络电视,实现以互联网为主,电脑、手机、ipad、电视机顶盒等数字终端的有效覆盖,使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掌握信息,真正做到及时性,第一时间服务大学生。
优势二:更多互动,辅导员开微博
除了信息发布及时,中华女子学院围绕新媒体的互动特性进行了创新。学校建立了就业信息服务平台,除了发布就业信息外,还开展了互动留言,听取学生心声。此外,鼓励辅导员开博客、微博,袒露自己的心声,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开设网络大学生就业创业心理咨询,针对大学生创业就业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答疑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优势三:开设网络课堂,加强就业培训
中华女子学院管理学院院长、女大学生创业与就业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张丽琍在报告中指出,新媒体提供了这样一个舞台,不仅仅是信息的发布,也是咨询培训的舞台。针对新媒体这一平台,中华女子学院开设了网络课堂,并将其纳入了学分管理。学校教师还开发了青年创业实训平台,从创业素质课程体系到女大学生创业综合实训、从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实训到就业礼仪实训,张院长通过数字平台向我们展示了中华女子学院在促进学生就业方面所做出的努力。而这些成果也得到了专家和与会代表的肯定和赞扬,也表示要积极推进。
此外,学校采购了一些职业测评软件挂入校园,对学生进行职业测评,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以就业、创业指导。
对于就业、创业的相关指导,学校还创办了相关的电子杂志,定期挂在校园网站供学生下载、阅读。
优势四:搭建平台,展示大学生创造力
新媒体为大学生搭建了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不仅可以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而且可以将自己的创造力展现出去。中华女子学院的学生利用新媒体与之俱来的优势,一改传统纸质简历,制作了自己的视频简历,更加立体化地展示自己。
此外,学生还创建了自己的校园购物平台,在没有依靠大学生创业相关扶助的情况下,真正做到了小规模创业。
共青团中央新媒体视频部部长、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副秘书长牛亮充分肯定了中华女子学院运用新媒体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并详细介绍了团组织运用新媒体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具体举措。他说:“今天,我们召开这个座谈会,也是希望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找到一个更好的服务渠道,也寄希望于运用新媒体这个新生事物,能够更好地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新媒体自身存在着不可取代的优势,互动性强、有针对性、实时实地传播等,而这也日益成为大学生了解外界的信息窗口,寄希望于高校在做好思想引导和宣传引导的基础上,注重就业创业成果的转化。”
会后,与会代表在学院领导的陪同下,一起参观了学生在就业创业中的一些成果。
据悉,中华女子学院是“运用新媒体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系列活动”的第一站,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将指导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在北京及全国其他地区高校陆续开展调研工作和新媒体运用合作,进一步加强新媒体在大学生就业创业过程中的作用。
毕业生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届毕业生李莲丽
找工作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是招聘单位的岗位门槛太高,一般都要求专业精通、有工作经验,只能先找个实习的岗位先干着,积累些经验。目前投递简历比较盲目,只要是计算机方面的,多媒体、开发、测试什么的都会投递简历。
播音专业应届毕业生董亦彤
获得招聘信息的渠道主要是网络、朋友介绍和学校就业办的信息,很少去招聘会。投递简历大多在网上,如果投递简历后没有回音,就按照网上的地址,直接上门去找招聘单位,有时也可以获得面试的机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吕舒瑶
找工作时遇到的问题:一是一人多用,上次面试的一家单位,需要应聘的人同时会做网页、后台、文案策划和推广工作,这样无法体现我的优势,所做的工作不够专一,也容易学不到东西;二是薪资低,一般在每月1500元左右;三是面试经验不够,不敢说话;四是获得信息有限,不知道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加上自己对用人单位岗位不够了解,工作性质和内容有时会与自己的想象有差距,也造成投递简历回复率不高。
播音专业应届毕业生王东
职业理想是做公关工作。网络投递简历盲目,收效不明显。好多工作与自己想象的不一样。个人的看法是,没有所谓的对口专业,建议同学们不要觉得工作不对口就不找工作,要主动择业,先通过实习,了解工作是什么,了解自己能干什么、想干什么,积累经验,功到自然成。
主持与播音专业杨轩
个人更注重经验的积累,对工作的期许并不高。作为专科生本身有一些信心不足,在应聘过程中也遇到很多问题,找工作的经历少,有些茫然,也因此会走弯路。
专家说
中华女子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黄海群
中华女子学院将在全校开设就业创业课程,从大一到大四,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阶段心理特征进行就业创业教育。
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很重要。不要一味追求稳定、高薪、一步到位,到基层去,到需要的地方去。
共青团中央新媒体视频部部长、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副秘书长牛亮
团中央会在调研的基础上,为已经具备雏形的服务就业创业新媒体的高校,协助安装校园网络处理器,增强校园新媒体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空间。网络电视整合手持网络终端(手机、iPAD等)、电脑、高清电视等媒体资源,做到全面有效覆盖。
中国大学生创业社团联盟副秘书长张雷
大学生创业不要只看到自由和财富,更应该重视创新和奋斗。
中华女子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赵浩
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同时加强家庭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影响,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中华女子学院管理学院院长、女大学生创业与就业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张丽琍
我一直在困惑,创业究竟能不能教?,就目前来看,我们缺乏创业导师。高校教师不是创业导师,他们没有创业经历,至少创业并不成功;企业家有很多,哪些才适合做创业导师,怎么去教大学生创业?仅仅是几个讲座,可以吗?我们没有构建完善的创业导师制度。关于创业教育,各个高校要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