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才市场副总经理万福生没有想到,春节后的首场高校毕业生招聘大会,涌进来这么多人。去年5月人才市场重新装修开张后,参与人数最多的招聘会还不到1万人。
他们不得不临时启动应急安全预案,让学生分批次进入市场。
人多:分批入场
招聘会从昨日8时30分开始。到了9时30分,整个市场的交流大厅已经被来求职的大学生围得水泄不通。为了保证求职者的安全以及求职的效果,主办单位启动应急安全预案,紧急调来安保人员维持现场的秩序,让学生分批次地进入市场。
万福生说,举办这次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大会,主要是为了满足迄今尚无着落的2011年毕业生的择业需求。消息发布后,得到了省内各个高校的高度关注和响应,一些学校专门派车组织接送学生集体参会。
招术:“提拔”引诱
“加油站后备站长”、“储备干部”、“储备店长”……
许多大学生宁可在家做啃老族,也不愿意去做服务行业,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们认为服务行业没有发展的空间。在昨天的招聘会现场,一些加油站、超市等服务企业就如此明示大学生,招聘他们就是为以后提拔干部做准备。
一家企业的负责人表示,现在服务型行业流动性大,普遍存在招工难问题。其中,更缺乏大量的优秀的管理者。让大学生当服务人员,他们往往不认可。但没有经验,又不可能让他们直接担任管理者。而他们企业的管理者都是从优秀员工提拔起来的,而不是直接招聘的。
因此,在招聘的时候,他们会给大学生以明示,让大学生看到他们在企业的发展前景。
难招:不只唯“经验”
为了应对各类人才频繁跳槽和企业缺兵少将的窘境,许多用人单位招聘条件变得更实际了。以往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普遍认为他们眼高手低,综合素质不高,缺乏实践经验,将相当一部分人拒之门外。
而今,他们也渐渐看到应聘大学毕业生忠诚度高、相对稳定、易于管理的优点,其中具有实习工作经验,善于沟通,语言表达能力强,有营销等特长和经历的大学生成为用人单位的争抢对象。
“这一点从订展的情况上即可看出,大会预设展位168个,3天前即预定完毕。临时在前厅和过道上增加的10个展位也早已一抢而空。”万福生说。
另外,专业技术人员、工科类毕业生渐成“新宠”。
成交:达成意向4923人次
这次大学生专场招聘会共有181家单位进场招聘,提供管理及技术岗位6838个。
其中长春师范学院国际商务学院、省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中铁十三局技校、省邮电工程股份公司、皓月集团、长春机械科学研究院、亚泰集团长春建材公司、长春启明信息公司等单位成为大多数毕业生追逐的对象,每个展位收到的简历都摞了一大摞。
据大会统计,近两万名进场求职者中,报名13161人次,达成意向4923人次,其中研究生172人次,本科生3869人次,大专以下882人次。
超七成大学生不愿创业
■现场调查
超七成大学生不愿创业
大学生最想去机关
昨天,记者在招聘会现场对多位大学生进行调查,超过70%的大学生不愿意自己创业,最希望去机关和事业单位,但绝大多数同学知道不好进,最切合实际的就是去一些效益好的企业,最好是一些国有企业和大型民企。
在选择影响求职的最重要因素时,绝大多数受访者考虑的是发展前景,其余依次是个人兴趣、工作稳定及工作收入,不到10%的大学生会考虑专业对口。
为什么不愿意自己创业?
资金困难。不少受访者表示,最大的难题就是资金。“上大学就花了父母不少钱,刚毕业,手中没有一点积累,也不好跟父母再要钱。”
信心不足。不少大学生创业信心不足,因为缺乏经验,使他们在创业中的“底气”不足。
不想辛苦。也有一大部分毕业生表示希望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不想太辛苦了。
先积累经验再创业
据介绍,大学生创业者相对较少的原因之一,也是因为大学生一毕业就创业的成功率太低。
据介绍,创业失败往往缘于盲目。创业想要成功,技术、产品、服务、人脉资源、资金实力等要具有一定优势,创业初期才比较容易生存下来。但大学毕业生刚毕业,往往不具备这些条件。而一旦失败,他们通常不会反思自己,重新静下心来认真琢磨怎么积累经验再次创业,而是会抱怨社会不公平。而这些失败的例子更是让其他想创业的大学生望而却步。
他建议,大学生不要一毕业就盲目创业,可以先有针对性地找一份工作,先积累一定的职业经验和商业运营的经验,有了一定的资金、客户资源或者独特的商业模式后,再进行创业,那样失败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