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90后一代在前辈眼里看起来总有些“异类”,50后称他们是继70后的一代不如一代,而70后则称他们是新兴一族。3月8日前后,记者到大学校园等地,采访了多名80后90后女生,希望通过她们来了解这一代人的真实想法,了解新时代女性的价值取向。面对媒体上关于她们的负面报道,虽然她们年龄层次不同,但却表示出大致相同的意思:“我们是被误读的一代,我们相信有能力让自己更幸福。”
事业观——渴望实现自我价值
“谁说现在女大学生都崇尚‘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我就不这么认为,我希望毕业后首先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山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大三学生贾纯娇告诉记者,她曾与班上的女生讨论过将来大学毕业后的设想,一多半人都有先立业后成家的想法。
一份来自学校的调查报告显示,女大学生中1/3的调查对象表示有考研意向,另有近一半人从大一、大二就开始谋划未来职业,除参加各种实用培训之外,还积极寻求实习、见习机会。专家表示,过早地考虑就业,是女大学生对不乐观就业形势的积极应对,这充分反映出当代女大学生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在当前竞争愈趋激烈的时代,女大学生要成为真正的知性女性,必须有一个学习、成长的过程,当下女大学生已经意识到提升自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于“如何面对未来”这个问题,记者采访的大部分女生都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内外兼修”——对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学识修养;对外,需要处理好工作、感情和家庭等各方面的问题。贾纯娇信心十足地说:“时代发展到今天,女性在很多岗位上,完全可以比男性干得更加出色。不论社会是否已经接受这种观念,至少我们自己应该有这样的自信。”
亲情观——希望与父母做朋友
“我希望爸妈少一些唠叨和指教,多一点像朋友般地交流。”太原育英中学高三学生孟梦的一句话,引起周围同学的共鸣。出生于1993年的孟梦,是“四二一”独生子女,她的生命中并不缺少爱,但她却说这种爱有压力。孟梦说:“升入高三后,回家后所有的话题都围绕着高考,爸爸妈妈很少听我说,都是他们在一个劲儿地不停重复着‘要努力考上好大学’‘你就是我们的希望’等,让我很有压力。”
相对于父母把自己当宝贝的做法,年青一代更希望父母能与自己成为朋友,互相倾诉,互相帮助。在这一点上,女性表现得似乎更强烈。去年底,新浪网女性频道发布的《2010中国女人幸福关系调查白皮书》显示,大多数年轻女性认为幸福感与父母关系和谐与否有相当重要的关系,愿意与父母形成朋友型的关系是多数被调查者希望的结果。
专家孙云晓指出,良好的亲子关系胜过诸多教育。那什么是好的关系呢?孙云晓认为,父母要多花时间与孩子沟通,放学后一起聊聊天,注意观察孩子的表情,这样更便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婚姻观——找到生命中的Mr.Right
Mr.Right是海归张媛一直重复的一个词。1985年出生的她还是单身,父母、朋友给她介绍的人选中不乏条件优越的人士,可她一直坚持要找到生命中的Mr.Right。张媛说:“Mr.Right,直译就是最正确的那个人。最好的伴侣不是最优秀的那一个,而是最适合的那一个。”
有媒体曾指出,80后90后一代由于没有物质条件和责任感的束缚,爱上谁、与谁结婚的随意性很大,反正,感情不和可以离婚。对此,张媛并不赞同:“这是对我们80、90这一代人的误读,是以偏概全。现在媒体发达,把一些人的思想举动放大,不能因为这样就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一项专门针对大学女生的调查显示,有57。6%的人并不在乎男友是否有钱。专家表示,从人类需求的角度来看,女生希望对方工作稳定、收入颇丰,只是基于安全的需要,实在无可厚非。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表明当下女大学生对婚姻的态度更成熟,也更理性,完全没有必要上纲上线地加以批评。